全国古籍办负责人就《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答记者问
问:作为古籍小组编制实施的第8个中长期规划,此次公布实施的《规划》与以往的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答:《规划》强调■◆◆,新时代古籍工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做好古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出版和利用,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古籍工作成果开拓古籍事业新局面■◆■★★,让古籍里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规划》提出,到2035年,古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成果丰硕,质量明显提升,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古籍普及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加强工作统筹。新时代古籍工作要加大“统”的力度,全国古籍办担负起组织协调责任,推进《规划》实施★★,落实好重大工程和项目,做好督导考评。涉古籍工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采取有力举措抓好本地区本领域工作★■■◆★★。
三是注重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牵引。《规划》坚持系统观念,以重大工程为引领,加强对古籍工作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目前《规划》重点安排了《永乐大典》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中华版本传世工程(古籍部分)、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等4个重大工程,通过专栏布局一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集成性、应用性的古籍重点项目。
编制古籍工作中长期规划是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重要职责◆■■★■★。从1958年小组成立就开始抓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截至目前,古籍小组已编制实施8个古籍中长期规划。其他涉古籍工作部门也在古籍工作分领域编制实施专项规划■◆。这次对古籍工作进行中长期规划,有利于统筹古籍各领域工作■★■,促进古籍行业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古籍工作全国◆■“一盘棋”★◆◆,推进古籍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完善政策保障◆★◆◆★。《规划》强调要加强对古籍工作的政策支持★■,在人才队伍、法律法规、财政税收等方面推出更多实招硬招和管用措施,加强古籍保护、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和数字化等相关学科建设,切实改善古籍工作条件,解决古籍工作队伍的后顾之忧。
对标《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全国古籍办将规划初稿送相关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规划编制工作组逐条梳理分析各项反馈意见,修改形成规划稿并按程序报批公布。
答:古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古籍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就专门成立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有组织有规划地开展古籍工作◆■■★,一大批古籍得到保护、整理和传承。改革开放后★◆◆◆◆■,中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强调◆■“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并恢复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推动我国古籍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古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工作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今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古籍工作。9月,全国古籍工作会议召开,对高质量做好新时代古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安排★◆★★。
答:此次出台的《规划》立足新时代古籍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以往历次规划相比,有如下特色和亮点★◆■★◆★: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全国古籍工作会议要求,近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实施《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今后十五年全国古籍工作重点方向、重点任务◆★★◆■■,部署安排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全国古籍办负责人就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四是引领古籍工作发展方向。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古籍数字化日益成为古籍资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规划》将古籍数字化作为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要增量和工作着力点★★■◆,将国家古籍数字化资源总平台■★■★◆、“中国古籍总目”网络版资源库◆★、古籍数字化版本资源库等古籍数字化项目列为重点项目■■,以先进科技赋能古籍工作,进一步激活古籍活力。
《规划》由正文和附件两部分组成★■◆◆★★。正文包括总体要求、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古籍抢救保护力度、提高古籍整理研究能力、提升古籍整理出版水平、统筹古籍数字化建设■★、促进古籍资源普及推广、推动经典古籍对外传播、创新古籍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组织实施等10个部分■★◆★■■,设置了重大工程★◆、古籍保护工程■◆◆◆◆、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工程◆★◆■★、古籍数字化工程、古籍资源普及推广工程、古籍对外传播工程、古籍人才工程等7个专栏,专栏中安排40个重点项目◆◆■、重点任务■★◆◆★◆。附件为遴选出的第一批421个重点出版项目。
一是科学设计规划期◆■★★。这次《规划》首次将规划期设为15年,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时间节点以及部分重大规划项目实施需要较长时间综合考虑的。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古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古籍事业发展纳入工作全局◆■■■,按照规划部署安排,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推动规划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调研阶段,全国古籍办坚持开门编规划的工作理念,2020年在全国分十个片区组织召开几十场专题咨询论证会,就规划编制方法、重点方向等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调研范围覆盖200余家单位、300余位专家◆★◆★■。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网上征集读者意见,扩大调研覆盖面◆■★◆。在调研的同时,广泛征集规划项目,经过调研、申报、推荐等多种渠道★★★■◆,共收到来自有关单位、专家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议项目2400余项。大范围的调研和广泛的项目征集,为规划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答★◆◆◆◆:落实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要求■★■■◆■,全国古籍办于2020年初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组★■◆■★,研究讨论规划总体思路和编制方法,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进度安排◆◆■★◆★。
为做好规划论证工作◆■■◆,2021年上半年★■◆■◆,全国古籍办成立规划编制学术委员会■◆■★,开展三轮评审论证工作,研究规划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拟定古籍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遴选建议列入规划的出版项目■◆◆◆■◆;组织有关部门、古籍工作重点单位负责及专家学者研究讨论规划框架、工程项目,形成规划初稿。
答:此次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聚焦古籍工作高质量发展,遵循古籍事业发展规律,把中长期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循序推进,久久为功。
二是覆盖古籍工作全领域。古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多、工作链条长,这次《规划》的编制■★◆◆★■,着眼于古籍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古籍工作的统筹布局■★,把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以及普及和数字化工作统筹起来■◆◆■■,把民族古籍和一些重点领域的古籍工作统筹起来◆◆◆■■,把古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资金保障工作统筹起来■■■,推动形成全国古籍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