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卫生到健康管理 爱国卫生运动焕发新活力
在城乡人居环境方面,通过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强化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持续改善群众身边环境。2024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
“新增的3个行动侧重强调健康促进■★、医防融合,比如要正确认识体重,科学管理体重,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就医习惯◆■,注重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调畅情志等,强调从源头控制风险因素。”庄宁说,改善群众健康需要社会各方支持◆■◆■,3个行动对相关部门提出具体任务★★,也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层面提出各方需要采取的行动,希望将健康融入各行各业,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江苏苏州,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升级为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95%以上的社区(村)建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介绍■■★★,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9年的15★★■★★.3%增长到目前的43■■◆★◆.03% 。下一步将持续在◆◆◆■“均衡、可及上”下功夫,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
据介绍★★◆■■,通过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9年的19.17%提升至2024年的31.87%。
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庄宁说★◆,今年正在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应用,希望更多人重视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压力和挑战。
保障14亿多人的健康,有医疗卫生的“小处方”,还有社会治理的★◆★★“大处方”◆■,爱国卫生运动正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卫生健康是一人之事◆★■,也是国之大事。记者14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苏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治理转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新增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并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服务■◆■★■★。
庄宁介绍,下一步将持续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环境,促进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
在山东省滨州市◆■★◆■★,当地把爱国卫生运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基层首诊率达到七成。山东省滨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峰介绍,当地从社区、单位和个人等层面进行全员发动,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大健康格局★■★◆★★。
海南省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健康海南建设融合推进,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肝炎■◆■■■◆、重型精神疾病等慢性病◆■,建立一套“筛◆★★■、防、治、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李文秀介绍★■★■,当地还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开展77项医疗新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基本实现★★★■◆“小病不进城,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大病不出岛■★★■★★”的目标。
全国爱卫办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庄宁介绍,自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围绕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群众健康意识更强、城乡人居环境更美、健康服务更优、健康治理更好等方面。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防治青少年近视和促进老年人健康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司长严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养老机构、托育机构、产后母婴康养机构等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比如聚焦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
在健康服务方面,通过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儿童青少年、妇女■◆★★■、职业人群和老年人,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处置,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由2019年的16■■★★.5%下降至2023年的15%◆■。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全国爱卫会14日发布通知称,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